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DD02-2008),通过实地调查,吴起县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流三类。结合调查区实际情况,在划分地质灾害类型时,以引起灾害或具有潜在危害的7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51处滑坡、17处崩塌、5处不稳定斜坡和1处泥流)等野外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不考虑未引起灾害或不具潜在危害的滑坡、崩塌等自然地质现象点。
滑坡
1.滑坡
滑坡灾害是指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各种自然、人为营力因素影响下受重力作用整体顺坡沿一定的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各项社会活动以及资源造成极大损失的灾害。滑坡为区内最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分布面广、数量大、活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
滑体在滑坡发生过程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土的原始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水的径流、下渗创造了条件。老滑坡坡面上冲沟、凹沟和落水洞均有发育,多数老滑坡体的坡脚已抵近沟底,使坡脚不断受沟水冲刷,滑体现今均有不同程度的蠕动变形。老滑体多具上、下部陡,中间缓的特点,中部缓坡地带多为群众集中居住和耕作的地带,由于不规范的人类活动促进了滑坡的复活。新滑坡大都一坡到底,多数滑体上无明显的平台。吴起县滑坡类型概括为人工活动为主的中浅层、中小型牵引式黄土滑坡。
崩塌
2.崩塌
崩塌是陡坡或直立陡坎上部分岩土体脱离母体,发生坠落、倾倒和滚动,对其下居民或房屋及道路等造成损失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是黄土地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吴起县崩塌共计17 处,均为浅层黄土崩塌;从其规模来看,多为小型崩塌;从形成机理上看,以倾倒式和滑移式最为普遍(两者占总数的76. 5%)。
不稳定斜坡
3.不稳定斜坡
不稳定斜坡指由于自然或人工活动引起的目前正处于或将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处于变形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崩塌或滑坡灾害的斜坡,是一种潜在地质灾害。从坡体组成物质来看,5处不稳定斜坡均为黄土斜坡。
不稳定斜坡的最终变形方式有可能发生为滑坡和崩塌两种。从主导触发因素角度划分,以人类工程活动为主导触发因素的不稳定斜坡有2个,以自然原因为主导触发因素的有3个。其中,稳定性较差的不稳定斜坡3个,稳定性差的不稳定斜坡2个。
泥石流
4.泥石流
泥石流灾害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或江河、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含有大量泥沙、砾石等固体碎屑物质,并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吴起县境内沟坡坡度大,崩塌、 滑坡的堆积物很难在斜坡上聚集,多直达沟底,不断为沟水带走。固体物质难以聚集,因此区内泥流很少发育。
目前仅有洛源街道办旧居巷政府沟具有形成泥流的条件,沟道内有大量建筑弃土未清除,堆积量0.5×104~1.0×104m3,是泥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沟道汇水面积不大,一般情况下不易形成泥流,如发生大暴雨,沟道排水不畅,沟水壅高会形成泥流灾害,沟内居住人口较密集。一旦成灾将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