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常政发〔2016〕17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大战略”工作思路,以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进龙头现代化、产业集群化、加工园区化、生产合作化为着力点,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联结机制,促进合作经营,努力形成大产业、大园区、大龙头、大基地系统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加快促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二、发展目标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常宁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特色,重点发展优质稻米、油茶、油菜、茶叶、烟叶、中药材、优质果蔬、休闲观光八大产业,做响常宁茶油、塔山茶叶、白沙无渣生姜、石盘贡米和休闲农业五大品牌。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00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衡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以上,省星级休闲农庄10家以上,新创湖南著名商标(名牌)3-5件,中国地理标志认证2件,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量达60个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
三、工作重点
(一)抓特色产业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
1. 优质水稻产业及产品开发。巩固产粮大县地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保持48万吨以上。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实现粮食生产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在罗桥、三角塘、蓬塘等乡镇建立3个万亩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在罗桥、弥泉等地建设2000亩石盘贡米基地。全市优质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比重70%以上,高档优质稻达15万亩以上。重点扶持三益米业、耘茂农业等大米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粮食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集规模种植、订单收购、烘干、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优质米生产联合社,构建稻米全产业链体系。加强大米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粮食仓储1万吨以上,新增稻谷烘干日处理能力300吨以上,新增大米日加工能力达40吨以上,大力提升我市大米收贮、加工能力。树立“南湖香”、“石盘春”等大米品牌,打造常宁富硒、贡米特色,使我市大米在本市商品大米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产量1.2万吨以上,逐步扩大我市大米品牌在外部市场的影响力。
2. 食用油产业及产品开发。打造“中国油都”,建设百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建成1个油茶生态科技文化产业园;打造中国南部最大的以茶油为主的食用油交易市场(集散地);全力支持江山生态、大三湘、中联天地、齐家茶油等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茶油加工企业标准化生产,扩展茶油及下游产品开发;整合资源,加大常宁茶油品牌的宣传推介,保护和利用好“常宁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把常宁茶油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并进入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销售行列;力争实现油茶产业年总产值15亿元以上。发展菜籽油、花生油等食用油生产,以推广“双低”油菜良种为重点,发展油菜种植面积40万亩以上,引进菜籽油加工企业,促进菜籽油的精加工,改变菜籽油作坊式生产现状,提高菜籽油质量及生产效益。
3. 茶叶产业及产品开发。一是茶旅融合。把塔山有机茶产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品塔山茶、赏杜鹃花,体验瑶族民俗风情”的茶旅民俗体验休闲观光园。二是产加融合。重点扶持福塔茶叶、兴华农业等领先企业,建设起点高、功能全,配套齐的茶园基地,加强加工企业与茶叶合作社、茶农的深度合作,加强企业与湖南省农大、省茶科所合作,以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加工出优质的常宁有机茶。三是抓好公共品牌注册,保护利用好“塔山山岚茶”公共商标,做好“三品一标”认证,保证塔山有机茶质量。落实市政府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并不断提高奖励补贴标准,稳定提高茶园面积及茶叶产量。到十三五期末,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0万亩,有机茶产量8000吨。
4. 烟叶产业。严控计划,稳定面积,提高烤烟质量及种烟效益。全市稳定烤烟产量10万担,争创全国烤烟生产重点县。
5. 禽畜水产养殖及加工产业。扩大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发展高效水产养殖和特色家禽。大力推广果林放养特色家禽、稻田养鱼(虾、蛙)、以及“猪、沼、果(菜)等种养综合模式,推行山塘水库立体开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6. 特色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迴江红提、罗桥茭白、白沙无渣生姜、道地中药材等特色、高效的经济作物产业,产品开发、包装销售。培育国洪农业开发公司、红星无渣姜糖合作社等公司稳步发展。
7. 休闲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休闲企业入驻常宁,建设精品休闲农业庄园,着重打造五个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片区。以湘江水域为主的水上游休闲片区;以塔山、天堂山为主的山上品茶、旅游、休闲片区;以地质公园、中国印山、财神洞、瑶寨、古名居为主的民俗风情休闲旅游片区;以罗桥樱花园、玫瑰园,大义山风景区,盐湖、西岭、荫田等乡镇的油茶,竹海、樱花、玫瑰花等园艺观赏休闲旅游片区;以宜潭、兰江、洋泉等乡镇为主的时鲜果蔬采摘体验休闲片区。重点支持田野绿世界、玫瑰博览园、松柏陈家洲、新河浯洲岛、兰江金源农业、翔园农庄等企业,做精、做细、做强,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接待能力。力争全市农业休闲产业,实现年接待客人超100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达3亿元以上。
(二)抓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加工原料供给。强化上游产业链建设,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抓手,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效对接,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着力培育稻米、油茶、油菜、茶叶、烟叶、中药材、优质果蔬、休闲观光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着力抓好以罗桥、三角塘、蓬塘等13个乡镇10万亩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其中在罗桥、弥泉等地建设0.2万亩石盘贡米基地);荫田、西岭、蓬塘等12个乡镇的60万亩油茶基地;以宜阳、胜桥、柏坊等15个乡镇30万亩油菜基地;以塔山、天堂山、洋泉等乡镇为主的2万亩茶叶基地;以板桥、罗桥、庙前等11个乡镇为主的2.5万亩烤烟基地;以宜阳、罗桥、兰江等乡镇为主的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宜阳、板桥、兰江等乡镇为主的4万亩优质水果基地;以白沙、西岭、塔山等乡镇为主的3万亩中药材基地;以罗桥、宜阳等乡镇为主的1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以宜阳、三角塘、板桥等10个乡镇5万头草食动物、50万头良种牲猪、500万羽家禽、500箱网箱养鱼、5000亩高产水产、500头奶牛等6个优势养殖小区基地。
(三)抓新型主体培育,创新产业经营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民采取信托流转、股田制、土地合作社等新型流转模式,依法流转承包地,使耕地逐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集中,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源头追溯制度,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品质。到“十三五”期末,全市重点扶持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农民合作社150个,家庭农场200个。一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粮食、茶油、茶叶、特色果蔬、农产品加工”有针对性“招大引强”农业加工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合并重组,品牌联盟、参股租赁等方式组建产加销一体化大型集团。重点扶持江山生态、中联天地、齐家茶油、三益米业、福塔茶叶、兴华农业、松青果蔬、国洪农业等发展潜力好,产业链条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着力发展茶油、茶叶、优质稻米、特色果蔬、中药材等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二是组建特色农业合作联社。鼓励各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成立农业合作联社或农业产业协会,大力推行“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链接一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和农产品深加工“联合体”。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
(四)抓加工园区创建,延伸产业化链条。在宜阳工业走廊S320线北段建设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建设面积300亩,投入资金5亿元。以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资建设主体,加强园区水、电、路、网带、厂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农业局、市商务和粮食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粮食、油茶、茶叶、中药材、畜禽、果蔬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园区,着力打造全市优势农产品集中产业区。
(五)抓市场营销服务,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一是推进品牌建设。重视常宁茶油、塔山茶叶、石盘贡米、无渣生姜等农产品的包装,营销及宣传力度,把常宁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常宁名片。支持老农伕特色有限公司对常宁特产进行推介、营销。鼓励农业企业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积极参与各级农产品展销、评优、评奖活动,对通过国家认证的品牌农产品、获评国家级奖项的名优农产品的,给予奖励,培育打造一批常宁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业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对接全省、全国媒体平台、电商平台。选择条件合适的村级服务站开展O2O业务,直接为当地农民提供电商服务。加强网络营销平台建设,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建立健全适应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
(六)抓食品安全监管,健全质量安全体系。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管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植物疾病防控。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常宁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和旅游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移民局、市经管服务中心、市农开办、市油茶办、市金融办、市农业投、市茶叶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统筹、指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分管副局长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办事处)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抓。
(二)加大扶持力度。
1.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各涉农单位要相应出台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农业机械化补贴、农产品市场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配套扶持政策。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农业开发、国土整理、小农水、农业、林业、烟水配套、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向粮食、油茶、油菜、茶叶等重点产区集中,形成合力,放大资金聚合效应,大幅提升产能。
2. 创新金融助农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引领和杠杆作用,形成以贷款贴息为主,以财政补助为辅,财政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扶持体系。对市列入引领型龙头企业和列入市成长型龙头企业给予100万元贷款标准贴息。加强银企对接,开展助、保、贷金融试点,创新抵押方式,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理赔标准、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等。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要全力服务“三农”,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 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设立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基金,每年不少于200万元,并列入市财政预算。优先奖励扶持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对新增评为省龙头企业的企业给予奖励10万元,新增评为衡阳市级龙头企业的企业给予奖励3万元,对新增评为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休闲农庄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对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奖励1万元,对申报一般纳税人,并列入小康建设考核指标的且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3万元。
(三)强化科技支撑。深入推进湖南农大、中南林大的校地合作共建,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军人才。加强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建设,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决策和咨询、农业科技攻关研究、科技信息交流与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合作、农业科技产业对接等活动,为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品牌创建。
(四)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4〕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3〕2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衡政发〔2012〕39号)等文件精神,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用地、农业用电、税收减免、金融保险支持、农业补贴资金等方面给予农业产业化组织倾斜性扶持,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中央、省、市农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由纪检监察部门予以查处。
(五)加强督查考核。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乡镇(办事处)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全面小康)考核内容并提高分值比重。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协调和督导。坚持每月一检查、每季一督查、半年一总结,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工作扎实、服务主动、年终考核排位前三名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有关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被动、年终考核排位末位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有关单位予以问责。
常宁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20日
转自:http://www.hnchangning.gov.cn/main/cnzw/dzwj/zfwj/403d6893-63da-4b15-8f62-ad7e41abc14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