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精神和市区有关会议要求,为做好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工作,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现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铜山区大彭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总人口6.5万。
二、中长期目标
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综合考虑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与推进“三集中”相结合,与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相结合,与农村改革试验区示范相结合,做到改革与发展并行、建设与管护并重,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投入,逐步建成功能健全、便民惠民、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各村近期目标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治理脏乱差、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保持村庄整洁常态化,巩固村庄综合整治成果。中远期目标是:逐步发展公益事业,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有条件的村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并滚动向面上覆盖。逐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镇政府成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农经中心、镇财政所、镇农技中心、镇水利站等单位负责人为组员,下设办公室,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负责制定规划、指导、调度、检查和考核等,办公地点设在镇农经中心。各村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镇党委政府和各村村支两委是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指导制定各村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区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办公室审核备案并负责落实。
(二)明确责任。大彭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是镇村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做到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各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负起责任,科学规划,及时完善实施方案,及时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定期组织观摩评比,总结典型经验,表扬推广先进,通报批评落后,积极探索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有效形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并取得实效,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四、主要内容
(一)村内道路、桥梁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二)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村居民环境卫生设施;(三)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四)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
五、管护队伍建设
1、实行项目化管理。将列入工作主要内容的管护对象,按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分类统计,将村内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村内垃圾收集等农村居民环境卫生设施;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及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组织清洁大扫除(已达标村除外),达到基本标准后移交给管护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2、新增管护项目。对新增维护(维修)项目,每年年初(也可临时增加),村委会将拟定的新增管理项目进行归类、公示,列出项目的主要内容、时间安排、资金预算,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表决,凡同意率达到95%以上的项目,纳入管护项目名单,填报《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维修)项目申请表》,上报镇备案。
3、确定管护人员。根据各村农业人口、村域大小、自然村个数、管护内容多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管护人员数量。坚持公开选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原则上在本行政村、本自然村内按1:3推荐后选人,通过规定的考查程序后,定人、定岗、定责、定酬,集中进行培训,掌握管护技能,提高管护水平。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妥善处理行政村与自然村的关系。
4、实行常态管护。统一制定管护制度,划定服务范围,明确维护标准;落实管护人员待遇,统一装备管护工具;实行持证上岗,签订管护协议;定期民主评议,兑现待遇奖励。
5、加强项目监督。各管护岗位要统一制作公示牌,并标明管护范围、标准及责任人、联系电话和监督举报电话。项目按照购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方式实施,由村民代表进行质量监督,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村民反映的意见反馈给村和有关责任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并限期整改到位。
六、基本保障资金及保障措施
(一)保障资金使用范围。保障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村内道路、环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列入维护范围的基础设施常年管护人员报酬、管护工具支出和设施维修费用。
(二)保障资金支出预算。1、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对经考核确定的管护人员,每人每月报酬指标为800元,其中基本报酬600元,考核报酬200元;2、管护工具等支出。给管护人员配备服装、清扫工具、小型垃圾车等,管护区域和管护项目制作标识牌等支出。3、发展维护资金。保障资金除用于以上支出外,剩余资金作为发展维护资金。
(三)保障资金支付程序。保障资金实行镇级报账制,常年管护人员的业绩考评与报酬确定,由农经、财政部门负责。管护人员报酬发放,由各村提供基础材料,经农经部门审核报领导批准后,由财政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出,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其支出的项目、票据审核盖章、村负责人签字、农经部门审核、镇领导批准后到财政所报账。
七、制度建设
(一)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
(二)购买服务制度。按照“养事不养人”、“花钱买服务”的原则,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组建管护队伍,优先录用村内低收入农户,按片划分包干区域,实行项目化管理,进行常态化管护。
(三)管护责任制度。建立管护人员责任制,定人、定岗、定责、定酬。通过设立公示栏标识牌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职责、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开,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四)考核奖惩制度。对各单位和管护人员实施考核奖惩,对管理人员的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定期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有条件的村可给管护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实行管护人员动态管理制度,调动管护人员积极性。
(五)资金保障制度。除省奖补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外,镇村增加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大小老板、社会贤达捐款赞助,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多渠道投入机制。
八、实施阶段
本次方案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建立组织机制,制定实施方案(2016年2月15日—2月28日)。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农经中心、财政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村成立由党组织书记任组长,村全体在编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工作小组。制定镇实施方案,村制定村的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阶段:落实《实施方案》,确定管护项目(2016年3月1日—3月15日)。按区要求,镇村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落实好方案,对管护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统计,计算出工作量,为分配管护项目作准备。
第三阶段: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公益设施(2016年3月16日—4月10日)。各村抓紧落实本年度各项公益项目建设计划,争取尽快完工,纳入管护范围;组织对村内环境的综合整治,对纳入本次范围的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设施进行检查维修,达到一定的标准,为移交给管护人员进行正常维护作准备。
第四阶段:确定培训人员,实行常态管护(2016年4月11日—4月30日)。各村按要求推荐、考核、确定管护人员,组织管护人员培训,掌握管护技能,提高管护水平,实行持证上岗,严格考核与奖罚。
第五阶段:检查验收总结,健全完善制度(2016年5月1日—10月20日)。在工作的各个阶段,镇组织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阶段的检查和验收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同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九、监督考核制度。
把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纳入村考核的重要内容,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实行“村每日、镇每月”的检查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管护工作的检查力度。制定考核办法,实行定期考核与日常监督、管理、评议相结合。在各村设置监督员,对村管护人员日常管护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邀请相关部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把安全生产纳入考核,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程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区、镇、村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和社会各方面及群众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