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在京举行,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梨就土地流转现状做了主题发言,称依据调研分析发现,土地的转入会显著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且对富人的贡献比较大。
村委会介入 土地流转租金更高
甘梨团队建立的数据来源于两大调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基层治理调查。有效调查样本数据覆盖全国29个省、363个市区县、1.1万农户。基层治理调查是对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领导的详细问卷,包括生产、经营、金融、流转、征收、治理的信息。
在调研的家庭中,32%的农村家庭参与了土地流转,27%的耕地进行了流转,其中有20%属于正规流转。
研究数据显示,如果村委会介入了流转过程,土地流转的租金会高一些,期限也会长一些,合约更加正规。这有好也有不好,一旦村委会介入,今后出现纠纷,村委会不得不介入或者流入流出都要求村委会介入,纠纷比较多。
甘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存在协议短、变化多等问题。一方面,近几年来,土地流转比例整体上涨明显,从2013年至2015年,转出率由12.3%上升至18.7%,转入率由11.5%上升至13.6%;另一方面,2013年土地转出家庭到了2015年有40%不再继续流转土地,转入土地的家庭中有45%不再继续转入。
转入会显著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
甘梨介绍称,有四个因素影响土地转出意愿。一是劳动力,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土地转出的比例较高。在他看来,没有劳动力是指80%的家庭人口属于非劳动力,一个是家庭本身就缺乏劳动力,还有就是空心家庭。二是教育水平,教育水平高的人不太愿意种地。三是城镇购房,在城镇购买的家庭中,有30%将土地流转出去。第四是土地面积,家庭平均土地5亩以上的家庭,对土地流转较为活跃,20%的家庭既转入又转出。
土地转入方面,市场影响因素最为明显,高达83%。
甘梨还表示,土地的转入会显著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转出对农户家庭没有影响。原因是,总体是富人把土地转入,土地转入对富人的贡献比较大,继续贡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