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沧州日报
近年来,土地流转是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青县,从一份合同的起草,到奖励政策的落实,每个细节都做得扎扎实实,真正做到了“政府出面,规范进行”,把农民的心稳到肚子里,毫无顾虑地进行土地流转,实现收入倍增。
编者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非常受重视。近些年,青县从土地流转入手,结合本地实际,调整农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他们创新提出6种土地流转模式,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由此,青县作为土地流转工作的范例,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日前,本报记者深入青县田间地头,为您剖析当地如何整合零散土地,并在土地上种出新时期农民的幸福生活。
一纸合同让农民安心换土地
在青县盘古乡堤下头村,明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干得红红火火,一亩地的毛收入比土地流转前增加了15倍。
“2008年,俺们村才正式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计划把村后的600亩地流转到4公里以外的洼地。”村党支部书记申明说,这个方案一提出,并未马上得到积极响应。“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把地置换到大洼里,谁知道能种出什么,怕是到时候土地的租金都收不回来哟!”当时,很多人是这一想法。
就在那时,青县农工部派出专人来到堤下头村,和村干部一起走访。在挨家挨户的疏导工作中,他们不仅带来了土地流转致富的先例,还拿出了一份份正式合同。“别看只是一张纸,比俺们苦口婆心劝半个月还管用,有了县里发的合同,村民们就有了主心骨。”申明说,合同里把每户流转土地面积、流转后的租赁金额都写得明明白白,有县政府作“靠山”,村民开始安心换地。
有了地,县、乡政府的负责人又帮助村里建起了合作社,合作社章程、议事规则制度、生产销售管理制度,每一条规章都帮着拟定。“俺们懂得少,可人家见识广啊,不但教会了俺们怎么建社,还教给俺们怎么管,真是心细到家了。”申明说。
按照当地政策,青县每个村的土地流转工作都有县、乡政府的责任人。他们根据不同村情,制定相宜的合同,让村民都能安心配合土地流转工作,并帮村里建起合作组织,每个细节都依实际情况考虑得很周到,为土地流转见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辟土地流转的“绿色通道”
在青县,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乡镇,都能找到土地流转的“管家”。当地建立了县乡两级服务机构,每个村还安排了专职信息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土地流转得更快,让效益见得更早,让农民收入涨得更多。
青县在各村都安排了一名专职信息员,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的搜集工作。哪里有土地需要流转,谁家有流转意向,他们都掌握。他们不但是信息搜集者,更是政策宣传员,对意向户上门讲解,从源头推进土地流转。
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是对接信息员的基层单位,也是政策下行的落实机构。信息员的“情报”在这里汇总,农民有啥疑惑在这里也能得到解答,100亩以下的土地流转在这儿就能直接办理,省去了报备县级部门的程序,让土地流转更加快捷。
100亩以上的土地要到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以得到规范的流程指导和更多的政策扶持。“对每年成方连片流转土地200亩以上并完成棚室建设的,政府出资每亩补贴500元。”青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马建国说,仅这一项,2012年就落实了土地流转补贴近150万元。
县、乡、村各级都有专人把守土地流转工作,分工不同,责任不同,让青县的土地“转”得更顺畅,理顺了流转的各个步骤,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2009年出台《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年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并衍生出更多扶持办法,让这条“绿色通道”有章可循,更加规范。
目前,青县为当地农村土地流转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平台,具有发布、承包、招租等多项功能,正在试运行中,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信息在平台上公布出来。青县还建立了村镇调解、县级仲裁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对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矛盾快速解决,保障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案满意,保证了“绿色通道”全程无障碍。
土地成方连片项目接踵而来
土地流转让青县的土地连方成片。但光有地并不能换来财富,更重要的是上好项目。
青县曹寺乡张广王村从前有个东大洼,见雨就涝,村民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有的甚至干脆将地闲置。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就在这时,县里传来了好政策,“只要通过土地流转,把东大洼的地集约经营,立刻就帮助引进国家应急设施蔬菜项目。”这一下点燃了张文君的干劲,仅用了3天,就完成土地置换,拥有东大洼土地的所有村民都同意加入张文君的青县广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着新项目。
“从项目申报到现场建设,都是县里在费心出力,结果不光项目落户俺们村,县里还帮助争取到近千万元的农业扶持资金,盖起大棚修好路,村民光剩数钱了。”张文君说,目前,合作社共有80余个冷棚、近百个暖室投入使用,还有46个大棚正在建设中,去年全村收入增加了500余万元。
“只要流转土地超过100亩,政府就会帮忙找项目,就是这个好政策让俺们放心去流转村民的地。”张文君说。
结合本土特色,青县县委、县政府帮大部分土地流转后的村庄上了设施蔬菜项目。“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园,不但各村通过土地流转上项目得到了利益,成方连片的大棚也让青县蔬菜出了名。”青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吴学功说,目前青县专门颁布《关于扶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全力促进产业发展,对于流转后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村合作组织,正在研究新的扶持政策。同时,联合政府各部门,积极为农村合作组织争取各项扶持资金,确保土地流转成果逐步扩大。
政府用心,用政策东风吹来农村新生机,青县的农村经济充盈着活力。从2007年至今,当地共成立合作社367家,预计年底突破400家。目前,共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流转土地6万多亩,在农民权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