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推进城镇化”、“促进中国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系列“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了其中的关键之一。2013年我国开始提出要创新新型户籍制度改革,而重庆早在2010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就已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以农民共为主体、以稳定就业为前提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重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大城市,当地户籍制度改革更是全国瞩目的重头戏和风向标。
创新人口管理“三项制度”
在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创新”成为了其一大关键词。自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重庆一直按照其要求不断深化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除了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建立劳动力转移对口联系、定向招工激励、新时代劳动力转移、转移人口落户、公共政策激励、工作协调等六大机制外,重庆市还创新人口管理“三项制度”,即:“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人口信息管理制度”。这三项制度对当地农民在城市的落户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管理作用。
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农村土地退出机制
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汇中特别关注农民的“八件衣服”问题,即确保农民在享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的基础上享有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由此可见重庆在保障农民利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户籍制度改革中也不例外,农民利益的维护成为一大重点着手方向。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处置问题成为许多人的隐忧:“改为城市户口,农村的地还是我的么?”为此,重庆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退出机制,不把是否退地作为参加社保的条件。转户后,在退出土地前,可以继续享受与土地相关的权益,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征地补偿收益权等9项权益。同时,与身份相关的权益依据现行政策法规,依法分类予以保留,共有集体收益分配、家电下乡补贴、农村生育政策、计生奖励扶助、购房契税减免等26项。这样一来,农民“市民化”,不仅原有的利益没有失去,还获得了更多的“市民”的权益,极大地鼓励和促进了农民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性。
436万人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
据日前新华网报道,重庆目前已经有436万人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其中包括112.5万户。从区域分布看,在主城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落户77.2万人,占17.7%;城市发展新区落户158.8万人,占36.4%;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落户133.7万人,占30.6%;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落户66.9万人,占15.3%。
取得这样喜人的改革成果跟重庆政府的重视和高效执行力是分不开的,首先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被单独分出来,而是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个突破口,由面到点地逐步展开工作。据悉,重庆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市长黄奇帆任组长,统筹29个市级部门在长期认真调研。自2010年8月启动了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以来,重庆先后出台了46个政策性文件,目前仍在执行的有36个,其中总体政策文件6个,户口迁移政策文件5个,土地处置利用政策文件15个,社会保障政策文件7个,工作规范文件3个,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文件体系。
重庆作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排头兵”,其改革思路清晰、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在不断创新中进行“因地制宜”的实践,对我国其他地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更多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土流小编为您推荐以下文章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