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即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它由三部分组成:北部是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那么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哪个大呢?据资料显示,华北平原面积30万平方千米,比松辽平原小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附1:松辽平原
松辽平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另一个称谓。松辽平原在狭义上是北(松嫩)、南(辽河)两块平原的合称,是东北平原的主体。很早以前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在地形上连成一片,原来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长春、长岭、通榆一带隆起,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松辽分水岭,截断河流南北通道。
松辽分水岭以南称辽河平原,以北称松嫩平原。但松辽分水岭地势低缓,海拔200~300米,高出两侧平原不过几十米。
松辽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但夏季气温高。南部辽河平原可二年三熟,其他为一年一熟。平原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黑土”分布区,腐殖质含量多,通气和蓄水性能好,是大豆、高粱、玉蜀黍、小麦、甜菜、亚麻的重要产区。也可以种植水稻,是中国早熟粳稻的重要产区之一。
附2: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在黄河冲积扇前缘与鲁西南山地之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