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进入11月份,北京土地市场供应热度不减。特别是“京七条”后,普通用地供应在持续增加的同时,自住型商品住房地块供应也在明显增加。
土地市场火热
“今年以来北京土地市场表现突出,政府供地节奏加快,房企购地热情也高涨,而这主要是受到调控之后2011-2012年度土地市场低迷后遗症的影响。今年土地市场的局面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表示。
根据机构统计,10月份北京市共实现土地出让14宗,土地面积合计12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04.8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106.9%、23.7%。截至10月,北京今年土地出让金总额已高达1205亿元,同比大增135%,相比去年全年成交总额也高出86%。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受房价上涨压力的影响,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量;另一方面,受销售业绩向好、土地储备短缺的影响,房企拿地的意愿也十分强烈。
11月4日,北京又集中出让8块住宅用地,分别位于亦庄、平谷区、顺义区、房山区、昌平区、通州区等地,吸引了40多家开发商争相竞价,其中包括万科、中海、中粮、融创等知名房企,最终成交总额共计87.69亿元。其中七块土地的溢价率不低于20%,溢价率最高的为平谷区大兴庄镇A04-02、A04-05地块,高达73%。
“房企拿地不问价。”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解释,换个角度说这也是“京七条”使商品房供地逐渐减少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则认为,面对房地产调控的冲击,北京等一线城市坚挺的房价表现,更加坚定了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的动力。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则认为,一二线城市因为集聚了过多的资源,使得房价易涨难跌,特别是一线城市,虽然出台了严格的限购、限价政策,但房价上涨依然明显。他认为,房地产最终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要靠市场手段进行调节,让市场规律发挥更大作用,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必须出台长效机制的时候了。
自住房地块受青睐
受房价居高不下所困,北京近期出台了“自住型商品房”政策。通过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地,增加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供应量,来平抑房价的过快上涨。
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包括深八条、京七条在内,目的都是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供应。
记者注意到,11月4日,北京出让的8块土地中,6块涉及自住型商品房,这是“京七条”后首次规模供应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共实现自住型商品房供地44.55万平方米,可提供约4950套房源。参与竞拍的中国铁建(行情,问诊)和旭辉地产为获得土地,当场承诺将两个地块上原本规划为普通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全部改建为自住型商品房。
“‘京七条’出台后,住宅的掘金点越来越小,自住型商品房的出现或许让未来纯住宅的利润持续降低。”某房企销售总监表示,建设自住型商品房会留下好名声,而商业项目加以开发也能获得利润,中国铁建与旭辉这种“双赢”的开发局面,将成北京未来土地市场最为常见的开发模式。这或许就是开发商拿地的答案。
11月11日,北京土地市场再次成交两块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供应建筑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北京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已达11宗。业内预计,房企对商品房地块的竞争随着自住房占比增加,竞争更加激烈。
“京七条”的出台让政策再次向保障房倾斜,明年自住房供应量将占到市场份额的40%—50%,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由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将占到北京市住宅用地的一半左右份额,商品住宅用地的减少,商业及高端住宅等市场化运作的领域或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重点领域,以谋取高利润。同时也预示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将会进一步增加,在地价托涨势头下,北京商品住宅价格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