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原生态米?原生态稻米生产必须经过转换期,老稻田转换期不少于24个月,新开荒或撂荒多年的稻田地也要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才可进入原生态稻米生产。转换期间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原生态米
1.产地环境:
(1)原生态稻谷生产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温度适宜、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作为生产基地,一般要求半径1.5公里范围内绿色植物覆盖率在80%以上;
(2)禁用上游有污染源的水系灌溉,必须远离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磷肥厂等有污染的工厂企业,及远离城区、生活垃圾场等,禁止使用工业和城市污水污泥;
(3)产地周边要有一定的隔离区或防护措施,避免常规田块的农药、化肥和水流入或渗入生产基地。
2.种子选择和处理:
(1)要求使用优质种子,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2)在浸种前3~5天,将种子用晒具薄晒1~2天,每天翻动3次,未精选种子要过细筛,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原生态米
3.育秧管理:
(1)播种:每667m2(亩)大田需种量0.75~1.0kg、秧床面积70~100m2,每667m2(亩)秧田播种量7~8kg,播种时来回散播,确保播种均匀,播后压种。期间人工除草1-2次。
(2)施肥:每667m2(亩)秧田施1.5吨优质腐熟有机肥做基肥。秧苗生长进入三叶时每亩用0.5吨腐熟人粪尿或沼气液肥稀释后施用,起秧前1个星期每亩施用0.5吨稀释的腐熟人粪尿或沼气液肥。
4.肥水管理:
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污水、污泥。必须创造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养分循环条件,开发利用本地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肥、堆肥等肥料。
5.施肥和田间管理:
(1)堆肥腐熟后,一般的作基肥施用,每亩用量800kg—1000kg,均匀撒施田面;
(2)移栽后15d左右每亩施发酵后茶饼40kg加菜子饼10kg,并开始耘田一次,再过10d-15d第二次耘田,在移栽后1个月内完成耘田两次;
(3)平时注意水浆管理,做到深水返青,浅水分蘖,适时搁田,后期做到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
原生态米
6.病虫草害防治:
(1)耘田除草:应用人工除草,弘扬传统田刨耘田。
(2)病虫害防控:选用抗病虫品种、健身栽培、合理肥水管理;放养青蛙,推广应用杀虫灯、信息素诱剂、色板诱杀害虫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限用化学合成农药;推广稻鸭共育,采用人工或动物捕杀;建立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实行疫病社会化防控;必要时用植物源、生物源药剂防控.
7.收获:
适期收获,做到单收、单运、单脱粒、单存放(稻谷不与化肥、农药和其它有害物质一同存放)避免污染。
8.包装:
加工后成品米须降温至30℃以下(含30℃)或不高于室温7℃(含7℃)才能包装,利于贮藏;包装大米的器具应专用,不得污染;打包间的落地米不得直接包装出厂;包装袋口应缝牢固,以防撒漏;出厂产品应附有厂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合格证应使用无毒材质制成。
9.标识:
包装器具表面图案、文字印刷应清晰、端正、不褪色。应标明:净含量;品名、执行标准号、质量等级;生产者名称、地址、商标、邮政编码;生产日期、保质期;存放注意事项及专用大米(如免淘洗米)的食用方法说明;特殊说明、条件码及必要的防伪标识。
10.质量安全要求:
(1)品质正常,具有稻谷应有的风味,无劣变、无异味;
(2)产品洁净,不得含有非谷类夹杂物;不着色、不添加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3)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处贮存。
(4)贮存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虫害及民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