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新媒体专电当年蜚声中外的大包干发源地,“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近年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后转包、转租招商引资,以期借工商资本“入农”带动经济迈入“富裕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记者调查发现,小岗村在加速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害农民权益的流转“走样”现象,亟须引起重视。
据了解,截至目前,小岗村1.9万亩耕地的土地流转率达到44.2%,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已转包的8400亩土地绝大部分交由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记者调查发现,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需求不足流转率虚高、企业经营的土地出现大面积抛荒与闲置、以租代征、违背农民意愿强迫离开土地等问题,引发当地群众的不满和质疑。业内人士认为,亟须从政策层面完善土地流转的限制性政策和退出机制,从而避免新一轮土地集中过程中出现的“新圈地运动”。
小岗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上述土地流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教训,他们今后将更加慎重对待土地流转。据介绍,目前,凤阳县已经成立专门工作组,调查土地流转和相关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