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这样人工培养的蘑菇什么的,但是在栽培方面会因为各种困难导致种出来的菇达不到预想的味道,所以今天就介绍几件比较实用的种菇宝贝。
(1)精巧“补水器”
补水器主要由补水针、胶管和分流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补水针长约35厘米,且上面布满针孔,以均匀喷洒。使用时,先连接补水器,而后再将分流装置接到喷雾器嘴上。一般情况下,补水器备有5个补水针,假若菇农补水倒不开手,可以用小胶管把其中两个补水针的喷孔回旋堵住。然后,人背起喷雾器,一手加压上水(或养分溶液),另一手把补水针插入横放的菌袋中。待一菌袋补水完毕后,拔出补水针,再插入另一菌袋中。通过使用这种补水器, 不仅不用竖立菌袋,省工省时,而且补水均匀,利于出菇生长。
(2)自制油桶蒸锅
白灵菇栽培生产的需为熟料。采用锅炉蒸汽将生料蒸熟,其投资成本太高。据了解,一般中号锅炉约1.5万元/台。寿光市田柳镇巨家村菇农在自家菇棚旁,利用3个汽油桶(其中2个油桶用于加热,另1个油桶在上面给其下面的2个油桶补水),搭设了1个简易蒸锅,并用土砖平铺了1个锅台,用于蒸料。虽然每次蒸料所需时间长些(约50小时,而锅炉蒸料每次加工5000千克料约需30小时),但是能节约一大笔生产费用。
(3)建设新型菇棚
进行白灵菇生产,其关键要把握“中温发菌,低温出菇”的技术要点。而这就需要适宜的生产设施。新型菇棚即在大拱棚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南北两头建成土墙,提高保温性。为满足白灵菇对光照的要求,棚膜以薄膜+稻草+薄膜+无纺布等材料加以覆盖,再通过菇棚两边拉放无纺布,创造出适宜棚内出菇的散射光条件。另外,为了提高菇棚防火、防风、防雨雪的性能,又用水泥混加建筑水胶进行防护。试验表明,此菇棚生产利用率高,投资比大棚模式菇棚低50%,而且其产量、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4)木制接种箱
白灵菇接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感染杂菌,影响发菌及出菇。农村不像食用菌科研单位具备优良的超净工作台,寿光市田柳镇巨家村菇农自制了一个接种箱。接种箱制作其实很容易,关键是要密闭,创造无菌环境。后来,菇农通过加强密封玻璃、采用烟雾剂灭菌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接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