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的《科尔沁都市报》刊载,41岁的张丙华是库伦旗六家子镇大坝村的一位农民,在当地,他是种植业的带头人,是有名的富裕户,然而这些,与他勤劳肯干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种粮情结”是分不开的。
1982年,初中毕业的张丙华回家与父亲一起务农,那时候刚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农民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他把种地当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一心一意地跟随着父亲务农,一干就是好几年。
转眼间,张丙华已是20多岁的小伙子了,在几年的劳动实践中,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这更提高了他种地的积极性,他认为“农民种不好地,就是对不起地。”于是,他就在种地上下苦功,力求把地种好,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一是努力学习种田技术。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买了大量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小册子,一有时间他就认真学习,遇上生字就查字典,遇上不懂的句子就向别人请教,他还常把小册子带到田间地头,把书本中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从而改进自己的耕作方法。经过几年的苦学,他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粮、施什么肥、施多少肥,什么样的病虫害用什么农药、用多少农药,什么农药怎么用,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等细节问题都熟记于心,成了地道的“土专家”。
二是大胆引进优良品种。常言说艺高人胆大,经过苦学的张丙华在认识新事物、接受新事物上,远远超过其他农民兄弟。每年农闲时,他都要到农资市场上转转,看看有什么新的优良品种,只要是他认为能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他就大胆试种。
三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张丙华除了在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上下工夫之外,他还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广泛搜集粮食供求信息,市场上缺什么粮他就种什么粮,什么粮值钱他就种什么粮。在这方面,他的确受益匪浅。
2003年,国家开始减免农业税,广大农村实现了两免三补,这下可乐坏了以种地为荣、以种地为己任的张丙华,他经常发自肺腑地说“现在政策这么好,农民不好好种地就是对不起国家。”他没有把这种兴奋只放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他买了农用三轮车、农用四轮车和配套农机具,每年除了种自己家的承包地之外,还要承包几十亩耕地。
这几年,他家每年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这些钱支付两个儿子上大学的学费还略有盈余,他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种粮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大坝村家家都买了农用车,户户都把种粮当成了自己的主业。几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较快,至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00元以上。
“农民就是种地的。农民种不好地,就是对不起地。现在政策这么好,农民不好好种地就是对不起国家。”这就是张丙华的种粮情结。现在,他正怀着这个朴实的情结,通过朴实的劳动——种地,来为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光增彩!
思考:你怎样看待种地发家?
专家点评:张丙华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也倍感欣慰。在他身上,闪耀着传统农民热爱土地的强烈而朴实的赤子情感。“农民就是种地的。农民种不好地,就是对不起地!”这句话让我们为之动容!特别是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某些农民舍弃了自己的专长,背井离乡投身到不熟悉的城市里,为挣几个有限的活钱儿而备受辛苦磨难的时候,张丙华的事例就更显得意义非凡了。
张丙华没有盲目离开农村,他寸步不离自己的土地,不以从事农业为卑,不以农民身份为贱,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本本分分揽任在肩,踏踏实实地在种地中挣温饱,在种地中求小康,在种地中谋发展,谁说我们的亿万农民没有文化?张丙华是亿万农民当中最聪明的那一部分人的代表,他简短而睿智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致富秘诀,那就是牢牢把握自己的专长,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既了解自己,也放眼社会。“农民种不好地,就是对不起地!”铿锵有力的语言掷地有声,像是一道冲破阴霾的阳光,令我们肃然起敬。
那么,张丙华的责任心和精神境界是怎么得来的呢?又是怎么指导了他的创业之路呢?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丙华一时也没有放弃“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社会信息上学习,结合实践学习。学习加实践,拓展了知识领域,培养了创新意识,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随着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位在农业技术上远近闻名的“土专家”,无形中已经完成了从旧式农民到新时代的新式农民的彻底转化。
张丙华的事迹,可以成为许许多多热爱土地的农民兄弟的榜样。尊重自己的农民身份,牢牢把握自己种地的专长,时刻不忘作为农民也有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并且热爱学习,坚持学习,永不放弃学习!应该是张丙华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