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打土豪,分田地”,是我们革命战争时期赢得人民拥护的法宝,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为新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可如今这个年代,特别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打土豪”似乎没那么容易。
今年2月以来,企业对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关注度一度提升。公开信息显示,2月份,绿地、万科、金地等企业纷纷在北京、广州拿地,而且拿地总额较高。9月4日,融创集团以21亿元地价、22.24亿元配建异地医院的出价拿下北京朝阳区地块,折算楼面地价高达7.31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单价地王。9月6日,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被新鸿基以217.7亿元竞得,溢价24.21%,折合楼面价3.72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总价地王。
过去几个月,新的土豪们在土地市场四处出手。与此同时,地王频出,地价不断被刷新。这显然已触动管理层的神经。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召集地方国土资源负责人开座谈会时指出,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助推出现高价地,影响市场预期,抬升了房价。要求年底之前,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要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不再出“地王”。
10月10日,上海年内单价地王纪录再次被刷新。“地王禁令”并未立竿见影。
专家坦言,国土部“地王禁令”对土地市场能起到的抑制作用有限,因为土地管理是属地管理,真正的供地权是下放到地方政府的,国土部门只能靠土地供应计划来调节供地的规模和时机,地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和诱因还是地方的土地财政,地王管控主要在于地方政府。
而且,目前全国的房价呈现上涨态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房子供不应求,而土地作为“面粉”,无论是出于后市考虑,还是从房企的自身发展出发,房企踊跃拿地,或者高价拿地都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迫不得已——想想看,土地是房企的生命线,且资源有限,若不拼命拿地,如何在市场上生存?再说,哪个房企不想平价拿地,稳定发展?
应该说,“地王”的出现是多方作用的结果,“地王禁令”只是一时之策,在土地财政、房价飙涨的压力下,难见效果是意料之中。
那么,土豪就不打了吗?为了楼市稳定发展,土豪还是要打,但应该打到要害,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这不,新一轮土改被寄予厚望。比如,温州《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布的《广东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送审稿)》、福建沙县推行的土地信托,各地传来的土改信号不断引发二级市场的轩然大波。
不少分析认为,国土部稳定地价与禁止地王出现应该出的狠招,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调整供应方式,增加保障房土地供应比例,同时改革财税制度,解除地方政府对卖地还债的依赖,这才是真正的“打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