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土地市场

庆阳正宁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流转 解决人地矛盾

2013年10月16日 11:15来源:点击量: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用玉米作饲料,用猪粪当农家肥,搞生态循环农业,这是我以后的打算”。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棒子,正宁县三嘉乡后坡村白沟组家庭农场主魏明群憧憬着未来。

 魏明群是正宁县首个家庭农场主。从2013年2月下旬“家庭农场”一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亮相,到他流转回130亩土地,魏明群只用了几天时间。用他的话说:“这事很简单,乡亲们都有流转土地的意愿,我拿着流转合同逐个签字画押就行了”。

 土地流转真的像魏明群说的这么简单吗?

 土地流转的两面性

 在正宁县永正乡笔者了解到:烤烟是永正乡的支柱产业,每亩烤烟年平均收入3000元以上,但凡有劳力的家庭,基本上都以种植烤烟为主,只有零星土地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要流转土地,一方面流转价格低于烤烟收入农民不答应,另一方面零散土地为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管理带来了难度。

 在正宁县县城所在地山河镇西关村,笔者还了解到,近些年,随着产业布局调整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西关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城中村,不少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那么魏明群所说的“简单”又是怎么回事呢?笔者再次折返三嘉乡后坡村白沟组一探究竟。

 白沟组共有23户54口人,现有耕地560亩,其中20岁到40岁的4人,40岁到50岁的5人。目前,除了这9人具有劳动能力之外,其余人口多为体能低下的老人,“老人农业”和农业“劳力断代”现象并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缘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双嫁”习俗。在白沟组,除了姑娘们纷纷出嫁他乡外,儿子到了结婚年龄,大多数也都倒插门到了别的地方。倒插门的原因除了贫困,还有高额的彩礼。

 魏明群是白沟组村民小组长,也是组里经济收入最高的人家。去年,他为儿子结婚花了20多万元,其中仅彩礼一项支出14万元。而这,也是村上自1990年以来娶回的第一个新媳妇。

 娶不起媳妇,只好倒插门,倒插门导致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资源缺失,劳动力资源缺失又导致土地撂荒,这就是白沟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一方面是人少地多,无力经营,一方面是种地赚钱,不愿流转,土地流转的两面性在正宁县一些村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土地流转应循序渐进,不应一哄而上,关键要引导和培育产业支撑,吸纳本地农民就业”。干了多年乡镇工作的正宁县山河镇党委副书记胡海锋说:“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是农村人口的重要生活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以土地收入作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抵御社会风险的主要手段,其实是一种理性反应。”

 土地流转与劳力输转齐头并进

 为有效解决“有人无田种”和“有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正宁县探索性地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流转的工作思路,让土地流转与剩余劳动力输转齐头并进。一边分期分批为失地农民传授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引导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一边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集中经营土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为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县上制定优惠政策,简化证照办理程序,减免管理费,优先安排门店摊位,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开“绿灯”,并提供小额贷款。同时,政府出面协调,动员当地民营企业和非公企业在用工时优先考虑失地农民。目前,全县每年有效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人均现金纯收入1.8万元。

 为了把农民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出去,县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8个,初步探索形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股份合作、家庭经营、土地托管三种形式参与的“一社三制”发展模式,为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条件,催生了山河金达、三嘉东庄养殖(小区)场、罗川千亩瓜菜基地、西坡城郊百亩蔬菜基地、王录百亩蔬菜基地、宫河东山头中药村基地、现化农业示范园等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样板。至目前,全县共签订耕地流转合同5100份,流转土地2.2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7300亩。

>>如有正宁县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正宁县农村产权交易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