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又名山板栗、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外壳坚硬,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随着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和完善,让我们看下榛子在我国生产现状。
一、我国生产现状
全国榛子栽培面积为100万亩,其中黑龙江50万亩,辽宁30万亩。中国榛子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沈阳农业大学张育明教授等开展了东北地区野生榛种类、类型、形态与生态的调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及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分别对吉林、黑龙江省的野生平榛作了自然类型划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及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平榛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鉴于平榛果个小、果壳厚、出仁率低,产量不高等弱点,于20世纪70年代,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开展了欧洲榛引种及选种的研究、平榛选优研究。但由于引进的欧洲榛不能适应中国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予1980年开展了平榛与欧洲榛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1996-1999年陆续选育出平欧种间杂交优系,其特点具有大果、丰产、抗寒性强、果仁质量好的等特性。这为中国榛子生产从野生走向栽培提供了优良品种资源。
二、我国栽培利用现状
我国榛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有11个省区有榛属植物分布,我国在榛林面积大的地区建立榛子林专业林场,进行垦复,清林疏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了丰富我国榛子的品种资源,辽宁经济林研究所从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等国家引种10多个欧洲榛品种,开展选优和杂交育种工作。北京、陕西也进行了欧榛品种的引种栽培。
三、发展前景
榛子是我国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可以利用远缘杂交优势进行平榛和欧榛杂育良种,获得大果、优质、丰产、抗寒性及适应性强并适合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栽培的新的榛子品种。通过组织培养、嫁接等技术尽快扩大繁殖,增加干果和油料的产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榛子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在 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榛子生产的经验,加强对榛子的科学研究,引进优良品种,我国榛子生产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