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农业部长韩长斌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少种玉米、多种大豆、提升牛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意味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始。
一方面,为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行国家玉米临储政策。每年玉米上市之后,政府制定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由国有的粮食部门对玉米实行收储。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4年,每一年收储价格都有所提升,提价达50%。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量增,出现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三高齐飞的局面。2015年,玉米产量达到了历史高点,代替稻谷成为中国粮食品种中数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目前,玉米临储多达2.5亿吨。
但是,自2012年开始,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跳水”,这使得大量进口玉米入市,国内玉米不具价格优势,进一步加剧库存和财政压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战略重点。玉米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文件中的玉米临储制度改革备受关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答记者问时,详细解释这一改革方向的目标:“要把补贴从价格中剥离,要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如果国内的玉米价格完全按照供求由市场决定,它将理性地回归到和国际市场价格相近的水平。如果中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回到和国际市场相近的水平,大规模进口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弱,就会为中国国产玉米提供市场”。
从中央一号文件释放玉米临储制度改革消息伊始,关于取消玉米临储政策的消息不断,终于落地,直补接替临储,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