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效促进我市粮食稳定发展,为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意义重大。针对我市粮食增产基数高、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减弱、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不利因素,如何继续保持我市粮食稳定发展目标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为此,2015年在全市推进实施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以调动各级各地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81万吨以上。
一、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区、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目标不动摇,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粮食增产增效方式,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大力推进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规模经营产业化,全力以赴促进我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2015年全市粮食生产围绕“两稳定三提高”,即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36万亩以上(特别是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96万亩,超级稻85万亩),总产稳定在81万吨以上,努力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155”工程(100万亩水稻增产增效工程、5万亩低产玉米增产工程、2015年秋冬种新增5万亩薯类增粮增收工程),辐射带动面上平衡发展,有效促进粮食面积稳定、总量增加和农民持续增收。
——力争水稻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提高,总量平衡。水稻面积稳定在185.3万亩左右,单产390公斤以上,总产72万吨以上。
——力争玉米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量增加。力争玉米面积10.7万亩左右,单产280公斤以上,总产3万吨以上。
——力争杂粮面积稳定,增加薯类占杂粮比重。薯类和豆类等其它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总产在6万吨以上,2015年秋冬种薯类在原来基础上新增加5万亩。
二、重点工作及重大措施
(一)100万亩水稻增产增效工程
——实施背景。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8%左右,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89%左右,但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低、生产成本上升、农村务农种粮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以及稻谷品质不高等不利因素,农民“只种够吃”现象进一步蔓延,水稻播种面积呈逐年缩减趋势,水稻生产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因此,有效转变水稻生产经营方式,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依靠科技节本增效,促进水稻生产的增产增效势在必行。
——实施内容。以3个自治区粮源基地县为重点,在水稻年播种面积15万亩以上,平均单产370公斤以上4个水稻主产县(市、区)实施100万亩水稻增产增效工程。以农业部和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机质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等为支撑,全力推进“六个转变”,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
一是从单一高产品种向高产优质品种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把优质、高产摆到同等重要位置,在全市大力推进适地适种,主推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传统的育秧方式向集中育秧转变。培育新型种粮主体,依靠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种粮主体带动和帮助农民集中育秧(大棚育秧、工厂化育秧)、育壮秧。
三是从不合理施肥向测土配方施肥转变。实施中低产田改良,推进冬种绿肥、油菜生产,加大秸杆还田力度,培肥地力,提高土地产能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配方肥,降低用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实现节本节肥和清洁生产。
四是从农户分散的病虫害防控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推动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机结合,积极培育病虫害防控专业服务组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促进节本节药和产品安全。
五是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大力推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粉碎稻草还田)、机运、机烘干等技术,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稻草还田培肥地力。
六是从小户分散经营向多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鼓励出租、转包、土地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养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种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种粮主体,推动粮食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实施范围:在苍梧、藤县、岑溪、龙圩等4个水稻主产县(市、区),涉及面积162万亩(占全年水稻播种面积87%,占全年水稻总产90%),选择其中100万亩(早、晚稻各50万亩)实施水稻增产增效工程。
——预期目标:通过实施100万亩水稻(占全年水稻面积53.9%)高产高效工程,力争平均增产2%以上。带动162万亩平均增产1%以上,即每亩增产4公斤以上,可增粮食0.64万吨以上,增产部分相当于增加水稻面积1.6万亩左右的总产量。
(二)5万亩低产玉米增产工程
——实施内容。以大力推进“一增三改”增产技术为抓手(一增即是增密度,亩增800-1000株;三改即一是改“种”:改传统品种为高产优质耐密耐旱抗病品种;二是改“肥”:改少施肥为施足肥、表施肥为深施肥、粗放施肥为平衡施肥;三是改“土”:改浅耕为深耕、增加土壤覆盖、增施农家肥),以带动和促进全市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
——实施范围:选择玉米年播种面积2万亩以上,平均单产300公斤以下的蒙山、藤县、岑溪等3个县(市),涉及面积8万亩(占全年玉米播种面积87%,占全年玉米总产88%),选择其中5万亩实施低产玉米增产工程。
——预期目标:低产玉米产区通过实施“一增三改”增产技术,平均单产提高15公斤以上,增5%以上,即增粮食0.075万吨左右,带动面上10万亩玉米平均增产1%以上。
(三)新增5万亩薯类增粮增收工程
——实施背景。薯类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今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我市有发展薯类生产的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当前水稻播种面积逐年缩减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薯类生产,特别是红薯生产,是稳定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主要途径。
——实施内容。按照企业化、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在全市大力推进“多种万亩薯,增粮千万斤”活动,2015年全市秋冬种薯类在原来基础上新增加5万亩以上,按平均亩产1000公斤计,折增加原粮1万吨左右。
一是“抓大促小”巩固和提升马铃薯传统优势产区。选择藤县、岑溪等2个马铃薯传统优势产区,加大扶持力度,按照扩大规模(扩大种植面积、扩大连片规模)、提升水平(机械化水平、标准化水平)、提高效益(提高产量、提高商品率、提高竞争力)的要求,在巩固完善“稻+稻+薯”、“稻+菜+薯”、“稻+薯”、“果薯套种”等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基地”、“大户+基地”、“大户+农户”等经营方式,提高传统优势产区现代技术应用和经营水平;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大力推进冬季马铃薯产业,重点扶持的2个县每县新增面积1万亩以上,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并带动和促进其他县(市、区)发展。
二是利用山丘坡地发展“餐桌上的特色粮食”。以红薯为主的五谷杂粮日益受到人们欢迎,把红薯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一种时尚。近年来红薯的需求量迅速攀升,这对农户发展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无霜期长,光温条件比较适宜红薯生长发育。且山丘坡地较多,可与玉米、黄豆、花生等作物轮作或间混套种。通过扶持核心基地建设,引进多个适宜我市种植的主推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使我市新增红薯秋播面积3万亩以上,形成我市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并带动和促进其他县(市、区)发展。
——实施范围:以公司(企业)、种植大户和新的经营主体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带动为主体开发培育薯类产业。巩固藤县、岑溪等马铃薯传统优势产区。在长洲建立红薯核心示范区,利用山丘坡地开展间套种,积极发展藤县、岑溪、苍梧、蒙山和龙圩等红薯传统优势产区。
——预期目标:在水稻面积逐年缩减的情况下,巩固和发展优势产区新增5万亩薯类,增粮1万吨左右,相当于增加粮食面积5万亩以上,为全市稳定粮食面积和总产做出贡献。
三、实施“155”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实政策措施,整合资金重点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整合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部门的项目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发改、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的项目支持,提高项目和示范片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二)加强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制订实施方案和细化增产增效技术措施,加大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特别是加强对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技术培训与指导,培育职业农民,让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在新型种粮主体身上得到灌输,让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三)大力推进适地适种,主推高产优质品种。适地推广良丰优339、野香优863、两优087、博皿优9611、丰田优553、群优2号、玉晚占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适地推广桂单0810、迪卡008、兆丰788、桂单162、太平洋99等高产优质耐密耐旱抗病玉米品种。
(四)大力推进样板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我市7个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和自治区级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基础上,整合其它涉农项目,建立一批万亩、千亩、百亩的高产高效高标准示范片,带动185万亩水稻和10万亩玉米平衡增产。示范片建设要设立标牌,明确行政与技术负责人、示范地点、技术措施、示范面积、技术标准和目标产量等。
(五)抓好产销对接服务,努力实现增产增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品牌农业,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特别是薯类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公司+基地”、“大户+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化,着力为生产与市场提供对接平台。加强与超市对接,发展订单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促进薯类增产增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