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两会六次"下团"分别参加上海、黑龙江、湖南、青海、解放军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各地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围绕农业、扶贫、生态和改革等话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窥见2016年工作重点。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对农业,习近平一直很重视。今年两会,习近平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专门谈了农业工作,既指出了认识论,也道出了方法论。
当前,我国农业工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习近平给出了新判断,他说,"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农业领域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体怎么改?习近平支了四招: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二是以科技为支撑;三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四是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对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而言特别重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在参加审议时再次强调,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月8日习近平在湖南代表团表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月10日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强调。
习近平三天之内两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足见扶贫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具体怎么干?贪大求全、虎头蛇尾不行,习近平告诫"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一刀切、"撒胡椒面"也不行,习近平要求找对"穷根"、精准扶贫。
当下,在一些贫困地区,"父贫子穷"这样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脱贫又返贫"导致扶贫"功亏一篑"的情况仍然存在,对此习近平开出"药方":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一直是习近平关注的重点。在今年两会上,习近平两度强调生态保护。3月7日在黑龙江代表团,他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月10日在青海代表团,他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为何如此重视生态保护?习近平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他表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强调保护生态,那发展怎么办?在习近平看来,两者并不冲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在黑龙江代表团时,习近平再次重申他的理念,并表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深化改革
改革是习近平关切的重要话题之一。今年两会,习近平六到团组多次谈及改革,各有侧重点,透露出今年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3月5日,习近平在上海代表团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国有企业发展,没有现存的"金娃娃"摆在那里。3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代表团谈及国企改革时表示,对国有企业发展,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支持、扶持、杠杆作用。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3月8日,习近平在湖南代表团表示,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已经划定、要求已经提出,相信今年这三大改革将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