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是今年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若干委员代表围绕该主题贡献真知灼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依据村里的发展情况,提出让“互联网+农业”促三产融合。
今年两会,李士强准备了20份提案,其中有16份涉农。在他看来,“互联网+农业”是实现新农村建设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李寨村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未来要销售的市场信息和走向,再提高种植的能力、品牌价值、种植养殖加工的规模,还建立了农产品电商网站、智能物流,网上销售农家产品。
互联网企业和农业领域代表们纷纷看好“互联网+农业”,这个概念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它究竟是什么?李士强认为,“互联网+农业”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第二,“互联网+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商购买所需的农资、农机,并获得防治病虫害、施肥用药等农业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借助互联网形成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第三,“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第四,“互联网+农业”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李士强的16条涉农提案,其中一条就是让“互联网+农业”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个系统的工程,他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光纤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将农村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对所需软硬件设施建设予以政策支持。同时,健全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能力。
二是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充分融合。构建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格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要让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生产资料、农机具走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高标准农产品品牌走向市场、走出国门。
三是要加速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各级政府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社员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