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家一方面在生产环节领域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投入,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粮食有序流通,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每年粮食直补信息都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那么,2018年粮食直补发放依据是什么?如何补贴?
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品种增加、范围扩大、标准提高,补贴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粮食总产连年增长,亿万农民从中受惠。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新阶段,农业补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制约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纳溪政协委员舒淑琼建议,三措并举突破瓶颈制约,提升群众种粮积极性。
建立多元化的补贴机制。为鼓励粮食生产而设的粮食直补必须与农民是否种粮、种了多少粮联系起来。在具体操作上,可改变目前的补贴方式和补贴环节,根据农民交粮多少来确定对农民的补贴数额,并用“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种粮者的手中。
要及时调整双季稻补贴方式。当前各级财政在双季稻种植的补贴已较为可观,但建议对双季稻主产区和高产创建示范区,补贴的差距应拉得更大一些,以杜绝农户“种一季比种两季划得来”的错误导向,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双改单”和季节性撂荒。
财政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国家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基层粮补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对财政困难县给予政策倾斜,根据粮食的实有面积进行全额补贴,避免部分财政资金紧张的困难县因为无钱补贴只能控制补贴面积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对乡镇和村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以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确保粮补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
补贴取消了吗?
由于生产结构不平衡,“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经过证实,国家接下来将让市场来决定粮食的价格,取消了价格补贴。
取消粮补,一方面是为了活跃市场,另一个方面会将补贴补在更多生产环节,也就是“种者有其补”。
因此,确切地说,不是取消了,而是一部分补贴调整了。
粮食改革的目的,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只有耕种(不荒耕)的人才有权申请。2018年将完全推广改革,根据试点区的执行标准,种粮就补贴40-80元/亩,补贴只增不减,最大程度保障种粮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