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命运和国家、民族历史的命运,关切农民即是关注社会的一种方式。国家层面,聚焦三农问题,作为个体的油画家借助画笔,描绘出许多真实感人的农民状态。社会、艺术背景不同,油画里的农民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状态。
20世纪初期:悲惨苦难
油画自清朝中冶传入中国以来,受到皇家贵族的青睐。直到20世纪30年代,赴日留学的美术学子归国,中国农民才得以入画。最具代表性的即使王悦之描绘破产农民形象的《弃民图》,以及司徒乔表现的遭受苦难但内心充满了抗争斗志的《放下你的鞭子》。
建国初期:自信昂扬
这一时期,是中国农民题材油画大发展的时期。农民翻身做主人,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反映在油画中是自信的形象,比如潘世勋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张文新的《入社去》。
文革时期:高大全
农民的阶级属性被无限强调和放大,而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情感则被遮蔽,按照“高大全”、“红光亮”的形象标准,油画里的农民各个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与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相差甚远,顾盼、潘鸿海创作的《又是一个丰收年》和陈衍宁的《渔港新医》即使如此。《渔港新医》描绘了赤脚医生这样一位农村新人出海归来为渔民送药上船的场景,有力的双手和赤裸的双脚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改革开放初期:平凡真实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社会经济变革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心理情感上也大不同于往昔。油画中的农民形象也由文革时期的“假大空”回归真实。
油画家们创作出一系列具有真情实感、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农民形象作品,掀起乡土现实主义的画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罗中立的《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
《父亲》被称为是受尽苦难的的几亿中国人民的父亲,是我国农民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画家运用巨幅伟人像式的尺寸与构图描绘了一位淳朴憨厚、历经沧桑、有血有肉的巴山老农:爬满皱纹的古铜色皮肤、布满老茧缠有破布的手、迷茫的眼神、干裂的嘴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感染了上亿人。创作完成后,画家听从他人建议在“父亲”左耳上补画上了一支笔,以显示其是看到希望的新农民。这添上的笔成为该画的有趣谈资。
90年代初至今:做城里人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汹涌而来的“民工潮”。于是农民在城市的生活状态成为表现农民形象的重要方向。忻东旺的《诚城》和徐唯辛的《工棚》等作品以写实的方式对进城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进行刻画。
画家解释《诚城》取名为“诚心诚意做一个城里人”,这道出了几乎所有农民工的心声和美好愿望。他们坐在自己沉重的行李袋上,默默地等待工作机会,眼神里透露着对现实的无奈。(土流网季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