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宣传,注重指导,引导土地流转。巴中市各级工商机关通过报刊、电视台开办专栏和依托12315网络平台提供咨询服务,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土地流转致富的典型事例,引导农民算好“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土地收益”这笔经济帐,营造有利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的良好氛围。
二、抓好典型,示范带动,鼓励土地流转。一是以农业示范园为依托,把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培育成种田大户,增强转入土地的欲望和能力。二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三是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巴州区工商局针对辖区九镇苗木、清江果蔬、渔溪中药材品质好、产量高,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实际,按照地域和行业特点,指导建立了21个行业协会,在协会的基础上组建9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1万亩,带动4个乡镇6000户家庭投入专业化生产,实现年产值1.2亿元。
三、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与实施全民创业计划相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集中,也向种田能手、回乡创业人员流转。在地势偏远或地多人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委会,解决农民土地托管难的问题;在交通条件好或地少人多的城郊村,引进效益较高的经营项目,建立以农民土地入股为主的土地流转合作社,让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经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南江县工商局在元潭乡字库村试点“土地股田经营、产业龙头拉动、风险多方共担”的经营模式,推进农民向股民、向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实现了土地经营由散变聚、特色产业由小变大、农民收入由少变多的目标。字库村现有的667个劳动力中,有112个农民常年在村里的2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砖厂、3个生猪养殖场务工。村民丁茂友算了一笔账:他家土地自从去年入股公司后,已分得红利2000多元,在厂里务工已收入7000多元,与以前相比赚钱更容易了。
四、推行示范合同,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在实施土地流转中,通过推广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明确流转的期限、标的、价款、付款方式及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流转双方在充分自主协商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转关系和利益关系。平昌县汇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江口镇太平村流转土地遇到困难时,平昌县工商局及时介入,深入农户走访调查,得知农户担心该公司单方出具的格式合同不能充分保障农户利益的隐忧后,指导流转双方签订示范合同。目前,已完成投资300多万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67份,建立特色生物资源与新品种开发基地1000余亩,整理土地520亩、投产使用480亩,企业经营步入正轨。
五、及时调解纠纷,化解流转矛盾,保障土地流转。充分发挥合同行政调解职能,妥善化解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保障土地流转双方效益最大化。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务工农民失业返乡,以前流转出去的土地大都没有签订合同,引发了不少矛盾和纠纷。通江县工商局积极思谋,在消费纠纷调解的基础上,结合行政调解职能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出调解土地纠纷的程序、方法和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机制、有效地化解土地纠纷。今年以来,共调解、处理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纠纷11起,补签土地流转示范合同3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