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试水阶段:
土地流转,国家提之已久,前期市场上不管是国家队还是市场化的队伍,都尝试往这个方面试水。
市场参与者:
国家队之农村产权交易所(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
金融机构之土地流转信托(中信土地流转信托)
农村信息化集成商(某码收购的土地确权单位)
市场化非农机构(农地圈,土流网)
产业链组成:
从产业化角度看,土地流转市场涉及到如下几个产业链。
一是土地确权市场【见小百科】,中央要求五年全国范围内全部完成
二是土地流转平台软件市场(农业部推了几家,包括土地确权软件及农村产权交易软件)
三是土地流转信息及交易市场(各地农交所和市场化平台组成)。
目前土地流转市场的坎儿:
1、土地流转线上比例过低
不同于城市租房市场线上80%的市场份额,据农地圈调研的500多个土地经纪人和已经流转的案例中,通过线上找信息或者成交的比例低于20%。大部分是周边线下完成消化。这在土地流转平台的流量就可以反映出来。目前已经在百度引流的土地流转平台,每天的引流量小的可怜。及时在淘宝资产处置平台这样大流量的平台上,试水的某土地流转平台,挂了几百单信息,一年多也只有一单成交,还有可能是线下成交,走的线上。
2、土地流转信息平台难以建立交易闭环
目前大部分的土地流转平台,均已信息平台为主,这个价值,对整个行业需求,帮助不大,且信息难以沉淀。况且,农村土地信息,难以形成很高的壁垒,很容易形成跳单。目前农地圈的加盟商中,更多的是收看地费,实际的成交聊聊无几,相信其他的平台,情况也应该差不多(虚假成交不考虑在内)。农地圈在尝试转向土地交易平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土地信息收集、核实成本高、土地意向买家群体小、土地信息细化成本高、加盟商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
3、土地流转平台与加盟商的弱关联性
由于这种弱关联性导致的土地流转平台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削弱。
4、制约土地流转的根本红线之土地流转收益
很多人对土地流转市场不太了解,国家对土地流转规模、进度、用途有明确的限制。逐步推进暂且不表,单单是非农化和非粮化,就断绝了大部分资本下乡土地承包的念想。如果土地流转参与者不能盈利,那么后续的参与者只能越来越小。就算将来土地经营权具备金融属性可以抵押,对银行等机构而已,或许也是负资产。
5、土地流转平台目前尚未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
如果在这个时期向加盟商收费,加盟商收益覆盖不了成本,最终也难以持续。在目前流量小的情况下,其他模式也不具备验证的条件。
当然,土地流转平台要闯出一条路,必须要跨过如上几个坎,目前农地圈平台一边摸索, 一边与产业上下游各方共同探讨土地流转市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