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一、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经济组织
(一)总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加
相对于农户自己耕种来看,受让者要么是种田能手,要么是大户,要么是实力雄厚的企业,由于实力雄厚,有较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因而普遍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加。
特种种植增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当地老百姓种植双季稻每年每亩收入不过1500元。2010年初,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每亩差不多1000元的价格,租用农户土地600亩,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平均亩产4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500元,亩产值达20万元。
公司并带动指导农户种植石斛500亩。(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健脑明目、清热、补五脏之虚劳"之功效。)
规模种植增产:
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乡2003年引进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共同投资并租用农民土地建成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7年之后,茨营乡每年的蔬菜出口量达到了6000万公斤以上,仅该公司承包租赁的2000亩地,每天的蔬菜生产量就达到20吨以上,年产值近千万元。
(二)实现现代农业的货币化收益
在农户出让土地林地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加的同时,以货币表现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效益提升。
土地变流动资金:
昆明市西山区的涉农街道办事处,供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92万亩,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1.85万户,家庭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1170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8%;涉及流转件数1803件,仅实现流转收入就达到1775万元。
规模生产的就业收益:
曲靖市麒麟区通过集中流转土地的形式,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23321亩,带动当地农民务工2390人,务工收入达1764.8万元。2010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年可生产外销无公害蔬菜7000吨,实现产值1400万元,就业农民工资收入合计300万余元,辐射带动1000多户农民生产。
(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农民合作社接转农民承包土地、林地后的开发用工,普遍的作法是招聘当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中农分站就业项目:
河北省新乐市新乐瑞德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几百亩土地,先后建设了黑木耳工厂化生产流水线,示范组培温室和玉米小麦高产种植示范试验田。雇佣当地合作社成员为基地种植、施肥、打药等工作,每人每天可获50元工钱基础上,每月还有几百元的奖金。年工作时长可达300天,仅此一项,全年平均每户务工收入高达15000元;还可就近种植自己的黑木耳,年收入还可增加8000到16000元。
(四)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农民合作社接受土地、林地后,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普遍增加投入,进行基本农田改造,或修路、或通电、或修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高收益倒逼土地治理:
2008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某合作社与南庄镇李伍村委会农户办理了租用林地手续,面积为1万余亩。公司租地后实施农田改造,对土壤进行改良,新建水泵、蓄水池等基础设施,预计待开发种植石榴后,盛产期年产总量可达3万吨,年总产值达6000余万元。
(五)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落在了实处
农民合作社在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中得到了好处,也把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落在了实处。
合作社助推集体经济: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采用农民合作的方式,对大坪子328亩土地集中进行经营权的流转,引进专业种植合作社开发种植葡萄,村"两委"通过为合作社提供水、电和协调与群众的关系,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
(六)现代农业示范有了榜样
承包土地、林地流转后,农业经济组织为了提高收益,纷纷把发展现代农业提上了议事日程。至于那些本来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借受让土地林地大力发展相待农业,收到了显著成效。
龙头企业助推现代农业:
云南省烟草公司利用自己的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自2008年启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来,在烤烟主产区推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生产合作社,以高于当地土地出租的租金每亩1000元左右租地,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有力提升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为现代农业发展闯出了新路子,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楷模和典范,得到了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充分肯定。
曲靖市师宗县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现已建设露地蔬菜标准示范园4000亩,建成蔬菜加工厂2个,冷库3个,标准化育苗池50亩,大棚200亩,喷灌300亩,购置微耕机40余台;引进示范新品种46个,新技术28项。4000亩露地标准示范园,其产品均销往香港和两广地区,每年可生产出口蔬菜2400万公斤以上,销售产值3000万元以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带动农户发展5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