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7日消息:锦江区红砂村与2003年以来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如影随形——它是近郊城市化的标杆,它的参考意义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在于使农民增收致富,还在于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交融的价值。红砂村与邻近的四个村被一道并称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在红砂村和幸福梅林2005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五朵金花”更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验收,并被专家誉为“中国和谐社会的雏形”。
尽管是炎炎夏日,红砂村仍然是无处不飞花。在村民广场,一块硕大的石头上镌刻着达尔文的一句名言:花是人类最纯粹的产物。站在这里,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心醉,远处是高低错落的川西民居,青瓦白墙,飞檐回廊,簇拥着这些农家小院的是遍地的绿草和由白色、红色、粉红色的鲜花组成的花阵;近处鲜花绿树中,游客正漫步其间,或赏景,或按下相机的快门……
陈记萍“发家史”
种花好手→苗圃打工→农家乐老板
“万家花园”就掩映在这样的一团鲜花绿树中,生意有些冷清,但女主人陈记萍仍笑容满面:“客人少点,我们也乘此休息一下,挣的钱也不少了,人还要是学会知足嘛。”对陈记萍记者很熟悉,5年前在红砂村采访时,就知道了她的知名度,不仅因为她是远近闻名的种花好手,还因为她的那段故事——
2003年5月,四川省首届花博会在红砂村开幕之前,锦江区决定统一对红砂村农民的房屋外观进行改造,形成川西民居风格。为调动农户改造的积极性,村里决定集体出资对改造资金补助80%,另外20%由农户自己出。陈记萍家的房屋有210平方米,算下来,集体补贴16800元,自己要出4200元。村干部这样劝她:房屋改造后,居住环境改变了,心情都会舒畅一些;根据规划,红砂村今后还要打造成休闲娱乐景点,让村外的客人来耍,环境好,搞点餐饮、卖点茶水,很快就赚回来了。村干部描绘的前景并未打动陈记萍,她说:“马屎牛粪面面光,花钱做花架子给别人看。”
不过,陈记萍很快就对自己的决定懊悔不已。2003年9月28日,四川省首届花博会在红砂村开幕。祖祖辈辈靠种花为生的农户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博览会,他们的村子会涌进100多万的游客。此时,陈记萍已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一家花卉公司,自己也在这家公司打工,一天8小时,“做满一天12元钱,加班另算。”对于这种日子,陈记萍已经很满足了,“以前种自己的地,不但没有每亩一年15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没有工钱,清早五六点挑着花出去卖,走的尽是烂路,遇到雨天一身的泥!有时一年干到头,手里根本就剩不了多少,哪有打工这么安逸。”
可就在花博会后的一天,陈记萍认为已够巴适的生活被20名游客改变了。“那天中午,我正在苗圃里给花施肥,一群游客走过来问我:大姐,你家是不是在附近住?周围农家乐都没有位子了,你能不能给我们做点饭,白米饭加几个素菜就行,20个人,每人给你10元钱。”因为要打工,那顿饭陈记萍最终没有煮,但是收工后,她默默盘算了一下:“天哪,光煮点白米饭,炒点素菜,就可以收200块钱,要比我打工强多少倍哟。”
第二天,陈记萍就将工作辞了。此时村里的补贴办法已经进行调整,对房屋改造资金集体只补贴50%,但陈记萍和老伴开始积极对房屋进行改造。不过老两口始终不愿意拆除房屋四周高耸着的黑黑的院墙,还花了4000多块钱安了一个固定式遮阳棚。“哎,当初该听村干部的话,只以为有了院墙就可留住财,加个遮阳棚就可多坐几个客,哪晓得客人看了都说:村子里景色这么好,可一堵墙就挡完了风景。害得白花了一大笔钱。”陈记萍瞟了一眼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老伴,显得对当初的做法有些懊悔。
2004年底,陈记萍和老伴一合计,开始了对房屋的又一次改造。集体不再补贴,他们就自己投资5万多元。拆了院墙,改成了村里统一规划的木栅栏,院坝里的遮阳棚也拆了,摆上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厨房重修,厕所改成水冲式,每间房屋都安了空调。这样一来,陈记萍家的生意更好了。不过,陈记萍并不满足,她还有一个“野心”:“我家农家乐的面积太小了,没有自己的停车场,客人来了很不方便,我正在周边考察,看看有没有条件好一些的农家乐,准备盘下来,开万家花园连锁店。”
红砂村变迁史
偏僻乡村→花乡农居→著名景点
农田种满鲜花,农房改造成景点,花乡民居的定位使三圣乡变成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花博会。三圣乡的人们未必清楚,2003年的这次花卉博览会,就是成都用城乡统筹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次尝试。
“把基础设施接进去,水、电、气、通讯等都接进去,让它在基础设施上和城市一样,然后以花卉产业为生。”2003年10月,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上,给红砂村画了个简洁明了的蓝图。
现在,曾华美家的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大,他们住进了市区新买的商品房;林德荣的老宅一边经营农家乐,一边自住;何斌成了花卉种植大户,将老宅出租,住进了花地里的玻璃屋子;“九九玫瑰园”租给城里客人作为度假别墅;4岁的蒋芸在她家的农家乐“姊妹苑”里玩得很欢,她随父母姐姐从简阳来……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在红砂村各偿所愿各得其所。不过,2003年前的红砂村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红砂村处于城市通风口,是城市绿肺,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土质属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村又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包糟。”村民曾光海不能忘记的是那条通往城里的路,上世纪80年代有了自行车,农民进城卖粮也要3个人,一人推车、一人提水壶浇水、一人拿棒挑泥。在当时红砂村人的眼里,种粮卖粮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
红砂村的出路在哪里?红砂村有什么优势?这里有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如果因地制宜,围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以提升农业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进行打造,或许是一条好路子。在此思路指引下,借四川首届花卉博览会的机遇,锦江区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改造农房,对城市通风口的农房以就地改造为主,采取“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改造,一幢幢赏心悦目的老成都民居和仿欧式建筑,成了一道道风景线;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配套设施现代化。实现户户通光纤,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成20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中心;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农业文明记忆馆和迁建牛王庙,并以各种节会活动吸引人气、传承文化的人文自然景观,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催生了休闲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农民土里刨食的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的土地集中在大户手中,农民每年可获得稳定的租金,还可到大户处去打工获得部分收益。
事实证明,红砂村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改善了环境,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带动了农民增收。它在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示范效应和品牌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足迹
正在形成的新型城乡形态
红砂村的变迁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标杆,也只是一个缩影。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一现实直接促使成都人作出这样的思考:“要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只有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但是,“三农”问题是沉积下来的顽疾,并非一时之有,更非成都一处才有。专家认为,长久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市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正是因为此,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了很多地方急于去破解、却往往又不敢轻易去碰触的难题。
成都敢为人先,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2003年10月22日,我市在双流县召开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这个会议,预示着的是在“成都这个1.24万平方公里的城乡大地上600多万农民命运彻底转折”的重大改变,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大幕正式开启。
从红砂村到后来的“汤营”模式;从最初的试点区(市)县到全市的各个区(市)县……以六个“一体化”为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路径,以“三个集中”为基本方法,通过对资源和产业的重整,集合城乡要素,打造新的增长点,走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层出不穷的城乡统筹创造,被专家们认为,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在打破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上成效显著,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罕见的、构建城乡和谐的样本。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调研组专题调研成都城乡一体化实施情况后指出:成都3年来在全市实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并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正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发展的道路。
时隔5个月后的2007年6月9日,成都、重庆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今,在“试验区”的机遇之下,成都城乡一体化的脚步迈得愈加坚实,路子也愈来愈宽阔,“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正在成都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