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农业农村部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在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中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土壤普查数字化成果应用,加快建设现代化良田。下面带来现代化良田的建设标准。
一、现代化良田的建设标准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确保农田地形平整,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土地管理。
2、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包括灌溉和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支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土壤肥沃、生态良好:土壤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抗灾能力强: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旱涝保收,确保在不利条件下仍能保持或增加产量。
5、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6、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不高于8%,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农田防护面积不低于90%,田间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
7、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同等自然条件下耕地的较高等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有显著提高。
二、评价规范
2016年10月13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发布。《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目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要求等,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的整体评价工作。
《规范》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时点为每年年末和规划期末,评价对象为各级行政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建设成效、建设管理和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评价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规范》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系统科学、可扩展、可操作、实用等原则。
《规范》的发布实施,为落实“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评价指标,旨在提升耕地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