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支撑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如何推动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
一、加快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
各地要认真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的通知》(农办建〔2021〕8号)相关工作要求,完善省、市、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省级、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立足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加强对下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和规划审核备案管理,着力提升规划编制质量。
二、扎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各地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落实项目筛选审核责任,扎实开展项目入库前分析论证,常态化、动态化储备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年度投资的项目应为已经纳入储备库的项目。积极将符合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三、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各地要按照直达资金管理有关要求以及项目资金下达文件等明确的建设期限,加快项目实施,倒排工期、定期调度、及时指导,及早形成实物工程量,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认真做好项目建设情况调度,依托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等及时更新项目开工、建设进度等信息。
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和利用
各地要加快健全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明确管护标准,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健全公共财政预算、集体经济投入、经营主体自筹等多元化合理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成熟的管护经验和模式,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护、专职管护员网格化精细化管护、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管护主体等,提升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水平,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
五、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
各地要积极运用遥感监控等技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及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上图入库,做到可追溯、可跟踪、可核实。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规范、准确填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础信息,根据项目实施进展,及时更新项目状态,确保填报信息与相关审批、验收等文件一致。
各地可结合“十二五”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清查评估整改成果和2019年以来新立项项目上图入库信息,构建省级农田建设“一张图”,利用国土“三调”数据成果,开展项目空间位置去重、耕地地类套合和空间数据分析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遥感、“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不断提升农田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