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耕地保护夯实大国“耕基”。那耕地保护措施有哪些?
一、耕地保护措施有哪些?
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行为。
2、耕地“进出平衡”制度
按照规定,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3、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存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4、“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
“大棚房”问题是指一些地方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建设“私家庄园”、别墅、休闲度假设施、商品住宅等非农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改变农业生产功能,触碰“农地姓农”这条底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从去年9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专项行动协调推进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按照“严守红线、突出重点、分类处置、集中打击”的要求,督促指导各地对“大棚房”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在清理整治过程中,省级政府对本地区专项行动负总责,区(市、县)政府承担实施专项行动的主体责任。
5、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
为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接受社会监督,按照相关工作要求,辽宁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开通报第四批共15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查处整改情况。目前,这些被占用耕地全部复耕。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红线越拉越紧,饭碗端得越加牢固。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发布,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在国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下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