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西宁市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初见成效。最新统计表明,截至6月末,在全市179.4万亩的总耕地面积中,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4.88万亩,流转农户近一万户,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开始从土地直接受益,并逐渐成为驱动“三农”发展的生力军。
7月24日,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的西宁绿田农业产业园里一派繁忙。由于温室大棚中种植的黄瓜、西红柿、青椒等时令蔬菜已到采摘期,前来批发蔬菜的商户络绎不绝。总经理宋子健不时招呼着商户,脸上露出笑容。他说:“公司有今天的发展,全靠土地流转。我在一期通过土地流转的558亩土地上,建了310栋大棚,每年收益不错。”按照宋子健的规划,通过租赁、联营形式,二期流转的土地要超过600亩,一个集种植、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正在他的脑海中形成。通过土地流转,公司不但取得了效益,而且保证农户取得土地出租收益的同时,在产业园打工,还可增加不少收入。“现在公司聘用的固定农民工有四十多人,季节性用工可达1300人次,按每人每月平均工资900元计算,一年的工资支出近二百万元。”宋子健说。
西宁绿田农业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企业的发展,农民得到收益,这仅仅是个缩影。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西宁市四区三县和农牧部门了解到,受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惠农政策鼓舞,西宁市一些地区农民转变观念,在政府引导下,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产业集中发展的模式扎实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入股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联合等形式,以土地为核心的新的经济组织经营模式正在形成并进入成长期。实现了土地有序流转的地区,土地的组织化程度、规模经营和农业效益正在显现。(作者:申维祖 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