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植物保护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植保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日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那么主要任务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1、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水平
进一步完善乡村病虫疫情监测体系,增设田间监测网点,提升兼职植保员素质,实现病虫疫情监测点村级全覆盖。配备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田间监测设备,不断完善病虫疫情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和预警分析系统,改进田间调查规范和监测体系管理制度,实行监测点、监测设备和植保员的分层分级智能化管理,实现病虫监测信息的规范化、简便化调查和实时上报及自动化、智能化分析管理。系统开展以稻瘟病为重点的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监测,构建以马铃薯甲虫为重点的边境地区和重要通道的疫情监测阻截体系,严格落实国外引种田间疫情监管、种子繁育检疫监管制度,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水平。
2、全面提升植保机械装备水平和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
加快具备变量喷雾、风幕减飘、自动导航等功能的旱田先进喷杆喷雾机的配备,逐步淘汰农户现有的非标准、落后的喷杆喷雾机,尽快补上旱田高效施药机械落后短板;持续实施节药喷头补贴更换,提高喷雾质量,减少农药浪费,有效提升减量增效控害施药水平。加强植保无人飞机规范作业和安全使用管理,加快大容量、高功效植保无人飞机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升精准化、规范化施药作业和数字化管理水平。引导扶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以重大突发性、流行性病虫害为重点,建设区域性应急防控设施及物资储备库,提升对重大病虫灾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防控物资储备充足,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3、加强农药风险监测能力和绿色防控能力建设
构建全省农药风险监测体系,对农业生产安全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人畜安全风险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监测评价工作,为有效防范、控制和降低农药使用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开展病虫害抗药性和农药品种有效性常规监测,建立全程植保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试验示范和集成推广一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免疫诱抗、纳米农药、科学减量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应用,不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公益性植保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加强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发挥植保体系队伍的公益性指导和服务作用。持续举办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省市县联合组织开展网络线上讲座、面对面室内培训、手把手田间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升村级兼职植保员专业技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更好服务于全省病虫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5、全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
深入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控源头、抓回收、促利用”的全链条科学治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共管、市场运营”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实现回收、贮运、处置利用全程数字化可溯源管理。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资质的企业,规范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十四五”末期,全面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利用。
6、全面实现植保工作数字化管理
不断完善植保相关业务系统并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黑龙江省植保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开展植保业务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开发和普及应用“掌上植保”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植保信息服务,满足其对病虫害发生信息、防治指导、咨询问诊、知识学习、供求信息等公益性植保服务需求,实现植保大数据信息服务“掌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