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已有规模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业,陇县近来积极探索土地集中流转新模式,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
作为山区农业县,陇县现有耕地54万亩。由于近年来受粮价走低、劳动力外出,以及缺乏科学种植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有所下降,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抛荒现象。为此,陇县因势利导,按照“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奶畜向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流转土地,促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在土地流转中,该县积极推行土地“四种模式”流动。其中,“公司+基地+农户”带动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合作社+农户+基地”带动模式,则是政府按照群众意愿、市场前景、自然条件三大要素齐备的要求,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地。“能人带动”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头脑活、关系广、会促销的优势,鼓励扶持能人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促动模式,是县镇两级为了保证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种养大户、示范园区建设,对推广先进技术、选用优良品种、建设温室大棚、畜牧小区、优质示范园等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农户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连片、集约、规模经营,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正如陇县“众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建军说,该合作社100多户群众自愿“托管”土地388亩,这些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派上了用场,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规模经营的小麦连续两年获得高产,最高亩产达到520公斤,平均产量413公斤。
据了解,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达6.8万亩,其中,流入农村专业合作社1.8万亩,流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3.4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与资本、技术的合理配置,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奶畜、核桃、烤烟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均居全省第二。土地流转后,原来分散经营的劳动力,成批转移到第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目前全县输出劳务近8万多人,年可创收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