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充日报
隆冬时节的蓬安碧溪乡,田野里却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据乡干部介绍,自从该乡实施土地流转以来,吸引了一个个业主前来“淘金”,也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把土地“盘活”
“每天都能收割600多公斤的蔬菜,每公斤菜的批发价在1元左右,我们村30多个人在这里忙了近半个月了。”12月14日上午,蓬安县碧溪乡新桥村村民陈雪松站在自己承包的蔬菜生产田里,一边指挥着装箱运菜,一边对笔者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县鼓励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碧溪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吸引本地和外来业主进行规模经营,科学种植,该乡新桥村村民陈雪松就是成长起来的业主之一。
“看见大片土地荒起,很可惜!”陈雪松回忆,今年9月,他回到家乡时发现,村中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很多土地撂荒,无人耕种。于是他找了3名合伙人,在新桥村租赁了320亩土地,总投资80余万元,先后建起20个蔬菜种植大棚。
在该乡皂角树村,一名外地商人与村民签订合同,租赁该村土地850余亩,用于发展核桃、生猪养殖等产业。目前,该乡近三分之二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给业主开发,形成了以核桃、血橙、蔬菜、生猪为特色的产业圈。
“批量流转”增收益
碧溪乡新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波称,为了让撂荒土地能利用起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该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今年,把所有撂荒的土地都集中起来,租赁给业主开发。
“我年纪大了,又要带两个孙子,没时间去管庄稼,自家的3亩多地全是荒起的。”该村村民李新盛说,曾经养育了他一家人的这几亩田地,现在种一季,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每亩就只能赚300元。今年,村上整理荒地400多亩,以每亩420元的价格吸引业主来租赁。
在碧溪乡像李新盛一样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不光“出让”土地能够赚钱,而且在管护田地的过程中,还能获得报酬。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把自家土地租赁出来。
(作者:宋英猛)